上帝存在可以用理性证明吗——托马斯·阿奎那与经院哲学
1. 理性复苏与经院哲学
基督教神学有两位重要的思想家,以为是公元四到五世纪的奥古斯丁,另一位就是公元十三世纪的托马斯·阿奎那。这两位思想巨擘为基督教的思想起了奠定和论证的作用。
奥古斯丁的那个时代,罗马帝国岌岌可危。事实上到了奥古斯丁的晚年时候,西哥特人就已经入侵洗劫了罗马。也正是这个时候,奥古斯丁写出了《上帝之城》。在《上帝之城》里面,奥古斯丁总结了罗马之所以遭到浩劫的原因。他认为这是上帝对恶贯满盈的罗马帝国的一个天罚,日耳曼人事实上就是落实了上帝的这种意志。
后来到了公元5世纪,一支又一支日耳曼民族冲入了罗马帝国,把罗马帝国的很多行省变成了王国,从此西罗马帝国就灭亡了。此后就进入到了300多年之久的所谓黑暗时代,也就是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最后一个皇帝被废黜,到公元800年查理大帝重建罗马帝国中间的是三百多年这一时期。在这个时期,文明被破坏,蛮荒横行。到了公元九世纪,欧洲的文化开始复兴,一直到公元十一世纪末,欧洲掀起了一场对东方的战争,叫做十字军东征。虽然这场战争是暴力的战争,并且加深了基督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矛盾,但是欧洲从这场战争中再一次找到了阔别已久的希腊哲学,尤其是带回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
在基督教发展的早期,由于柏拉图的思想更加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也更符合基督教的整体信仰,所以当时的教父派哲学家更多的是受到柏拉图的影响,比如奥古斯丁。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由于充满了理性,充满了逻辑论证,这对于早期的基督教是并不需要的。所以亚里士多德在早期教会中,以至于神学界中就被基本上被淡忘了。乃至于到了公元九世纪欧洲思想开始复兴的时候,西欧人几乎对亚里士多德一无所知。但是十字军东征在客观上把被基督教所遗忘,但是被阿拉伯人也就是伊斯兰教徒发扬光大的亚里士多德主义给带回了西欧。这样就客观上推动了12世纪西欧所出现的一次文化复兴,虽然它无法与后来14世纪的文艺复兴相提并论,但是也具有着相当的规模。十字军东征带来的亚里士多德哲学带动了文化复兴,从而也为几百年后的文艺复兴打牢了基础。同时,这次的文化复兴也带动了许多事物的复兴,比如大学的复兴,十一世纪下半叶,在意大利的博洛尼亚,萨莱诺就开始出现了最初的大学。很快,在法国的巴黎、英国的牛津出现了最早的一批大学。到了13、14世纪的时候,欧洲大学已经像雨后春笋一样遍布在几乎稍有规模的城镇。同时,也出现了在大学里存在的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也就是在大学里教授的哲学,一批职业的哲学家在大学里来阐述基督教的哲学思想。除此之外,哥特式建筑、骑士文学等事物都是当时文化复兴的象征或者表现。
基督教发展的早期,那时候为了辩护基督教信仰的合法性和教会的合理性,教父们采用了柏拉图的思想来进行理论建设,从而使得基督教能够确立起来。而到了公元12世纪,天主教在西欧的地位已经彻底坐定,这个时候神学家们就可以气定神闲地进行理论建设。受到当初教父们思想影响的12世纪的哲学家们,开始去用理性和逻辑去论证前人所奠定的理论基础,经院哲学也就应运而生。
在这个背景之下,基督教的哲学思想和神学思想就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
在基督教的哲学史上,始终有一对矛盾,这就是奥古斯丁主义和托马斯·阿奎那主义的矛盾。奥古斯丁主义更多继承的是柏拉图的思想,是带有这信仰以及很浓郁的浪漫神秘色彩的东西;托马斯·阿奎那主义更多的是带有亚里士多德主义的特点,是带有逻辑的、理性的、论证的。托马斯·阿奎那主义成为了经院哲学的主流,所以经院哲学一开始就充满了论证的风气。
2. 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在基督教的早期是不需要证明的,那个时期只需要信徒们为信仰卫护、殉道。而到了这个时候,人一生下来就已经必然是基督教徒,所以信仰问题已经不需要再考虑了,这个时候就开始对于本体论进行证明。
早在公元11世纪的时候,在托马斯·阿奎的两百年之前,就出现了第一位经院哲学家叫做安瑟伦,是一个被罗马教廷派驻在英国坎特伯雷的大主教,他就最早地进行了上帝存在的理性证明。
安瑟伦说,关于上帝存在的逻辑证明折磨了他大半生。他认为如果我们只把上帝的存在诉诸于信仰,而不用理性或者逻辑加以证明,这是一种懒惰。而懒惰是基督教的七宗罪之一。所以我们作为一个基督徒,设若我们能够由信仰进展到理性,我们不仅仅信仰上帝存在,并且能够证明上帝果然存在,那不是锦上添花吗?
安瑟伦的证明叫做本体论证明。他说即便是个傻子,他头脑中都会有一个最完善的、最完美的东西,而最完美的东西就应该包括一切优秀的性质,比如它必须是充满了智慧,拥有无限的能力等等。除了这些以外,它必须存在。它如果是不存在的,那就是在完美性上有所欠缺的了。所以上帝必然存在。
当时亚里士多德的演绎推理三段式证明越加蔚然成风,所以我们用三段式证明来描述一下安瑟伦的本体论证明。他的本体论证明有一个大前提就是一个最完美的东西不能仅仅存在于思想之中;小前提是上帝是一个最完美的东西;结论是上帝存在。
安瑟伦的证明提出来以后,马上有很多人进行质疑。其中法国有一个神学家叫做高尼罗,他当时就用了归谬的方式来解构了安瑟伦的这个证明。
高尼罗说,据说海外有一个岛,是海外极其美丽的一座岛,叫迷失岛。最完美的岛就一定要存在,否则它就不是最完美的,它就是有所欠缺的。但是这个岛本身只是一个传说,根本就没有这个岛。高尼罗的意思就是,不能从一个东西是完美的而推出它必然存在。
而安瑟伦对于这个反驳又做了一个反驳,安瑟伦说最完美的东西只有一个,那就是上帝,所以一个岛是没有资格成为最完美的。所以上帝作为唯一完美的东西,上帝这个概念,这个词里面就包含着存在。这个证明
安瑟伦的本体论论证后来在西方史上多次地被人重现、解构,比如之后的笛卡尔就重现了这个证明,后来的康德又解构并且批判了这个证明,再后来黑格尔又在更高的辩证法的基础上重现了这个证明。
3. 中世纪神学泰斗:托马斯·阿奎那
我们首先需要去讨论一个问题,上帝的存在是仅仅只需要付诸于信仰呢还是要用逻辑和理性去证明。如果选择只需要信仰,那就是早期的教父们所持有的观点。而如果是选择了后者,那么就是那个年代经院哲学的哲学家们所做的工作。他们认为,如果我们能够用理性证明出上帝是存在的,那么即便是无神论者,只要是有理性的人,都必须承认上帝存在的这个现实。
而安瑟伦的论证确实是很有问题的,因为他实际上是从上帝的概念里面推出了上帝存在。这种说法其实是很荒唐的,就像后来康德所说的,一个商人不能从他头脑中有着100块钱而推出他的兜里就有着100块钱,即便脑海中的100块钱再完美,也不能推出它就必然存在,这是自欺欺人了。所以这种证明是徒劳的。
而经院哲学最为重要的大思想家托马斯·阿奎那便应运而生。托马斯·阿奎那为基督教的神学做了很多重要的理论奠基,著作等身。他有着很多的思想,他对于亚里士多德的注释成篇累牍,而自己也写了诸如《神学大全》、《反异教大全》这些著作。他自己对于基督教基本所有的理论都进行了诠释和重建,都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建构,而我们所讨论的是他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4. 宇宙论证明和目的论证明
托马斯·阿奎那后来被称为圣人,被教会叫做天使博士。他虽然只活了50多岁,但是著作等身。他关于上帝的存在给出了两种证明,一种是宇宙论证明,一种是目的论证明。
他在做证明之前,首先对于安瑟伦的证明进行了批判,他认为虽然安瑟伦进行证明的初心是很好的,但是这个证明是无效的。阿奎那认为这个证明只能让已经信仰上帝的人增强对上帝的信心,但是却不能说服那些不信上帝的无神论者接受关于上帝的信仰。因为无神论者本身就不相信上帝存在,更不会接受上帝是最完美的东西这样的说法。
而托马斯·阿奎那所作的证明是宇宙论证明和目的论证明,一共有五个,所以被称作圣托马斯五路证明。其中前四个证明是宇宙论证明,而后一个证明是目的论证明。这五个证明很简单,在逻辑上是同构的。
第一个证明就是,他认为任何事物作为一个被别的东西推动的事物,它背后都有着一个推动者。而推动者背后必然还有一个推动者,以此类推,这个世界就处于一个推动-受动系列之中。而这个推动者不可能无限追溯,所以必然存在一个不动的推动者,它自己不动,但是它推动别的事物。这种思想就很容易看出来亚里士多德的影响,亚里士多德的思想里最后是纯形式。
第二个证明就是说,世界上任何事物作为结果都有原因,而原因本身还有原因,因此因果也构成了一个系列,而必然需要有一个第一因,
第三个是阿奎那从偶然性-必然性系列中推出这个世界一定有一个绝对必然的存在者。偶然性存在就是它的不存在在逻辑上不会导致矛盾,比如说假设我不存在,或者刚生下来就夭折了,这并不会导致逻辑上的矛盾。所有现实中的事物都是偶然性的,就是可有可无的,有和没有这在逻辑上不会导致矛盾,这就是偶然性存在。而必然性存在表示的是它必须是存在的,如果不存在那么逻辑上是个矛盾。现实中的万事万物都是偶然性的存在,而我们在现实中找不到所谓的必然性存在。但是必然性存在是一定存在的,因为如果所有的事物都是偶然性存在,那么就有可能在某一瞬间这一切都不存在,而都不存在就代表着世界上就不会有事物产生,但是我们明明看到世界上是有事物的, 所以就可以断定肯定有必然性存在。否则可能在某一瞬间可能世界都不存在了。
第四个是从优越性的等级来说的,我们可以比较这个东西比那个东西更好,比如人比猴子更优越。而一定存在一个最优越的东西,任何东西和它相比都是有缺陷的。这个事物是完满的,没有缺陷的。我们将这个事物作为一个标尺,来衡量世界上所有的优越性程度不是那么高的事物。
他从推动-受动系列推出了不动的推动者;从因-果系列推出了第一因;从偶然-必然系列推出了绝对必然存在;从优越等级原则推出了最完美的存在。托马斯·阿奎那认为,这一切东西就是上帝。这就是他所提出的宇宙论证明。
第五个证明是目的论证明,这个证明相比之下水平就比较高。目的论证明发现,自然界,包括我们人类世界的所有东西,好像都充满了目的性。人类世界中,人类的一切创造和活动都是存在目的性的,比如发明灯是为了照明。而在自然界也是同样如此,比如我们今天讲的生态平衡实际上就是目的性的表现。而这一切的目的的来源必然是一位设计者,那就是上帝。
5. 圣托马斯五路证明的实质与意义
托马斯·阿奎那的证明水平相对而言是比较高的,但也是有问题的,那就是他在逻辑上假定了前提。一个是任何系列在逻辑上都必须终止与某一点,另一个是这个逻辑的终止点就是基督教信仰的上帝。托马斯·阿奎那的观点是很难说服一个认为没有终极原因的人的。但是他坚持用理性、逻辑来论证他的信仰,这是极为有意义的。
在西方关于上帝存在的信仰早已就有了,但是理性的证明自安瑟伦、托马斯·阿奎那以后依旧有的,第一种就是本体论证明,就是安瑟伦的那种,从上帝的概念推出上帝的存在,但是很快就被证伪了,很难再也太大的影响。第二种就是托马斯·阿奎那的宇宙论证明,但是这种证明越加像是在描述宇宙大爆炸。第三种就是他的目的论证明,自然界充满了精美,充满了设计的痕迹。所以目的论证明也叫做设计论证明,它在西方特别是到近代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科学支撑。即便在今天,依旧有着研究科学的神学家仍然想用目的论或者设计论来证明宇宙大爆炸、自然界的演化包括生物的进化都是上帝设计好了。后来又有人搞出来博弈论证明,甚至道德神学证明。
目的论即便在今天,仍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这就是托马斯·阿奎那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