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古希腊哲学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1. 古希腊哲学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师徒三人达到了希腊哲学的最顶峰。苏格拉底一生述而不作,他更多的是用身体力行去表述他的思想;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思想,并且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而亚里士多德不仅继承、发扬,甚至批判柏拉图的思想体系,并且还综合了作为他老师对手的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把形而上学和自然哲学两条线综合起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亚里士多德哲学体系,所以他被我们称为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
并且他不仅是集大成者,他也是那个时代最为博学的人,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的知识他都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所以在他之后,希腊哲学盛极而衰,出现了一些哲学的末流,无论是斯多葛主义,伊比鸠鲁主义还是后来的怀疑主义都可以说是狗尾续貂乐。所以我们会说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后一个伟大的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融合。纵观西方哲学史,有两位哲学家是以综合而著称的,古代就是亚里士多德,近代就是康德。这两位哲学家是西方哲学史绕不过去的两个人,所以作为学习者无论是否赞成他们的观点,都需要了解他,走近他。
亚里士多德作为综合整个希腊哲学的蓄水池,他必然拥有着过人的方法。事实上,亚里士多德就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形式逻辑的奠基人。亚里士多德的整个哲学体系是完全按照逻辑的体系来展开的,所以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它具有着很强的技术性,所以罗素把他的哲学称之为审慎。
2. 哲学的分类
亚里士多德最为有名的著作是《形而上学》,也叫第一哲学。在他的哲学著作中,开宗明义,首先对于哲学进行了划分。
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是一切学科的总汇。在当时学科的划分还没有完全明确,而每一种学科之中都有着爱智慧的部分,所以哲学是一切学科的总汇。而亚里士多德认为从划分上可以把哲学划分为三个部分,一个理论科学,一个是实践科学,还有一个是艺术。而理论科学又分为三类,第一哲学(即形而上学)、物理学(自然科学)以及逻辑学;实践科学分为两部分,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最后的艺术是单独的。所以可以说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有着六个部分看,其中他认为第一哲学是最为重要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的其他哲学,包括物理学或者政治学等等,都是在探讨作为什么特殊现象的存在;而只有第一哲学是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比如说物理学是研究作为自然现象的存在;政治学是研究作为社会政治现象的存在;伦理学是研究作为道德现象的存在。但是作为自然现象、社会政治现象、伦理道德现象的存在之前,我们需要先知道什么是存在。所以第一哲学就是研究存在本身,所以它被称为第一哲学,它是最首要的。我们只讨论关于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方面的思想。
3. 实体是什么
第一哲学既然是存在的学问,是关于存在作为存在(比如现象,性质等等)的存在的存在(哲学概念的存在)本身的学问,那么存在是什么?亚里士多德经过分析,给我们指出有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存在,而他认为在这些不同类型的存在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实体。实体是比其他任何的属性,比如性质、数量、状态等等更加根本的。这一切都需要先有实体,才能够谈实体的性质,实体的地方,实体的空间,实体的时间等等。所以实体是承载着其他一切存在的或者作为属性的存在的根本。
所以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就像是剥洋葱一样,层层展开,首先讨论什么是哲学,然后进行哲学的划分,之后告知在所有的部分里,只有第一哲学是最为核心的。然后它又对于存在进行划分,分出了很多不同的存在,比如实体、性质、状态、姿态等等,但是他认为所有这一类的存在,都是以实体为根本。这个实体就相当于我们语言里的主语,无论谈论任何东西,都需要去谈论“它”,它是什么这个问题也是最为重要的。由此,存在又像是被剥洋葱一样,剥到了更核心的部分,那就是实体。所以第一哲学就是关于实体的学问。
亚里士多德这一套陈述是非常符合逻辑的,而并非像是他的老师,充满着浪漫的色彩。他批判他的老师是诗意的比喻,无法用逻辑来证实。由此,亚里士多德就把哲学的聚焦点放在了实体上。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哲学其实包括了很多部分,但最重要的是其中的两个,一个是实体是什么,另一个是实体的原因是什么。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第一个问题就引出了亚里士多德狭义的实体定义,第二个问题就引出了他的四因说,也就是实体的原因是由四种不同的原因决定的。
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最为重要的是第一实体。第一实体就是作为哲学最基本的范畴,是一种第一性和独立存在的东西。第一性就是说所有的东西都是以它为根据的,而它又是不依靠别的东西的。比如属性就是第二性的,我们所说的好的、坏的、红的、绿的这些都是第二性的。当我们谈论属性的时候,我们不能说红的是红的,好的是好的,我们要先探讨“谁”是好的,“谁”是坏的,这个谁就是实体。第一性就是承载着其他一些属性的东西。而独立性就表明,它是不依靠任何事物而存在的,相反,其他的存在是依托于实体的。这样实体就是第一性的,并且是独立的。所以实体substance这个概念后来在西方哲学里面就成为了一个很核心很基本的概念。一谈论到实体,那么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独立实在性。这就是亚里士多德对于实体的定义。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实体有四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开宗明义:实体是具体的个别的东西。柏拉图把理念看作是真实的存在,理念不是一个一个的,而是一类,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一个人的概念。而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实体并不是指人的概念,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所以实体必须是一个个别的东西,是具体的东西,这才能叫实体。而柏拉图所说的人的概念,马的概念这些东西并不是实体,因为它们不能独立实在。
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叫做:“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就是在批判他老师形而上的观点,批判把真实的存在认为是抽象的概念。而亚里士多德认为真实的存在是个别的事物。
实体的第二个特点是,实体不同于属性,没有与之相反的东西。从属性上来说,一切属性我们都可以找到一个相反的属性,比如冷热,干湿,红绿等等,但是对于实体来说并没有与之相反的东西。我们不能说相对于苏格拉底有一个反苏格拉底。
第三个特点是实体没有程度上的差别。我们不能说哪个实体比哪个实体更是实体。我们也不能说苏格拉底比柏拉图更是人,因为它们各自都是实体,不能说这个比那个更具有实体性。
第四个特点,实体是变中之不变。比如,七岁时候的苏格拉底和七十岁的苏格拉底是不同的,这是变化的,但是他作为实体是没有变化的。苏格拉底作为一个实体,承载着所有的变化,这就是变中之不变。
4. 实体的原因是什么
亚里士多德不同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这两个人都是土生土长的雅典人,成长于雅典。亚里士多德是北方色雷斯地区的一个城邦的人,北方有一个叫马其顿的王国,两个地方很靠近。亚里士多德曾经当过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御医,亚里士多德从小跟着他父亲在腓力二世的宫廷里面,从小受到了他父亲的影响形成了有机论或者叫生成论的思想。这种思想就是把世界的一切事物看作是不断生长的,活的生命体,而不是把它看成是一个机械体。所以亚里士多德后来表述了很多关于运动的思想,比2000年后牛顿的水平还要高。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这个世界本身就像是一个植物,一个生命一样,不断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不断生长,它从最初的胚芽状态经历了生老病死的发展。所以亚里士多德把运动看作是生命的运动,看作是一种有机的,而不是一种机械论。
这种思想的形成是受他父亲作为御医的医学生理观点的影响,把一切事物都看作是一项生命,这一点对后来他的哲学思想非常重要。
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就是一个不断地生长出来的,不断生成的东西,它得有原因,它不是现成的。所以在探讨原因的时候,他就把此前古希腊所有的哲学理念都拿来,综合为了四种原因。
一个原因叫做质料因,就是任何事物都由它的材料构成,它将其描述为质料因是构成了一个物体而本身继续存在者的东西。比如我们就可以想到德谟克里特的原子就是这样的东西,原子构成了一切的东西,但是原子仍然存在于它所构建的东西之中。
第二个原因叫做形式因。柏拉图说,形式就是本质,即陈述本质的定义。也就是说,一个事物之所以是这个事物,就是因为它有这个本质;有这个本质就有这个事物,没有这个本质也就没有事物了。所以本质就是形式,形式就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比如人,人的本质就是可以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理性动物,你有这个本质和形式你就是人。同样,任何一类事物之所以是这一类事物都是有着它的一种规定,这种规定就是它的形式。
第三个叫做动力因。动力因就是变化或者停止的来源。比如当我们谈论到桌子,桌子的质料因就是木头,桌子的形式因就是桌子作为桌子的规定性,桌子的动力因就是一个工匠。
第四个就是目的因。目的因就是做一件事情的缘故。
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一种事物都是由着四个因所构成的。尤其是人造物更是如此。比如一间房子,这个房子质料因是砖瓦灰砂,它的形式因是它之所以是房子的规定性,它的动力因是这个房子的工程师,而它的目的因就是让人在里面居住。
5. 形式与质料的关系
但是在自然物中,动力因和目的因都可以归结为形式因。例如一棵橡树,它从中生长起来的橡子是质料因。有人可能会从机械论的角度提出疑问,质料因为什么是种子而不是原子一类的事物。因为亚里士多德所持有的是有机的生成论思想。而橡子所要长成的橡树则是形式因,同时橡树也是橡子所要达到的目的以及推动橡子向它生长的动力。因此,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是合一的。所以对于自然物来说,形式既是质料的目的,也是它的动力,所以亚里士多德认为,在自然物中,形式和质料之间二元对立,形式已经包含了动力,也已经包含了目的。
但是另一方面,他又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形式和质料的统一。一个东西之所以是一个东西,之所以是一个实体,它必须既有形式也有质料。
所以他实际上首先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形式和质料的统一,其次形式代表着个别性,质料代表着普遍性。比如有一个苏格拉底的铜塑像,这是由两个东西组成的,一个是铜,一个是苏格拉底的形象。所以铜是它的质料,苏格拉底的长相是它的形式,这两个一起构成了苏格拉底的铜塑像。在这个实体里,形式要比质料更加重要,铜只是一堆材料,而只有把苏格拉底的形象赋予给它,才能得到苏格拉底的铜塑像。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形式比起质料更加代表着这个实体的特征。形式规定了事物的本质,包含着事物发展的动力和目的,因此是积极的、能动的和决定性的因素,质料则是消极的、被动的和被决定的因素。
另一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形式和质料有着层层递进的动态关系。因为苏格拉底是生成论,所以他认为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不断生长的。一个实体,固然是质料与形式统一的,但是对于更低一级的实体来说,它就成为了形式;对于更高一级的实体来说,它就成为了质料。比如,泥巴对于砖头来说是质料,而砖头对于泥巴来说是形式;而砖头对于房子来说又成为质料了,房子又是砖头的形式了。这样就形成了层层递进的关系,所以这个世界就是不断地低一级的质料趋向于它高级的形式,高级的形式又趋向于更高一级的形式。这样层层递进,最后必然会形成两头。最下面的叫做纯质料,没有比它更低的了,这就是柏拉图的原始物质,就是德谟克里特的原子;最上面的是一个纯形式,因为没有比它更高的东西了,所以它就是最高的。
这样,最低的纯质料道最高的纯形式之间就形成了一个不断上升的,辩证统一的,动态的,生成的一个整体。这种思想的水平是很高的,因为这并不是单纯的机械论,也没有将质料和形式拆分开,而是充满着辩证关系的。
而最上面的纯形式,由于形式既是目的也是动力,所以被称为第一推力,因为它推动着所有的事物都向他发展,同时又是所有事物所追求的目标,它也被叫做终极目的,同时亚里士多德也把它叫做神。所以后来亚里士多德的神影响了很多近代乃至现代的科学家。这就是牛顿、爱因斯坦所说的神,它是一个不动的推动者,它是世界的终极目标,是世界的最后动力,以及世界最重要到达的那个最高的形式。
所以亚里士多德的运动观就包含了一种叫做潜能与现实层层递进,任何事物在没有达到它的目标,没有实现它的形式之前只是个潜能,达到现实后又成为一个新的潜能。他就通过潜能与现实的递进,非常辩证地阐述了质料和形式的不断递进关系。
6.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亚里士多德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创作过很多的著作。而这些著作都是后世很多年以后才被重新发现出来的。所以现在也有很多疑古的学者认为亚里士多德的这些思想都是后世人杜撰出来的,都是假的。虽然亚里士多德的很多著作历经波折,而他自己也是述而不作,在他离开了柏拉图学院他后来自己开宗建派在雅典建立了吕克昂。由于他喜欢带着学生一边散步一边讲述他的观点,所以它又被称为逍遥学派。他的很多东西都是后来他的学生们所记载下来的,然后传承给后世,隔了很多代,甚至有一些已经遗失了,后来阴差阳错地又被重新发现了,我们后世才得以了解他的思想。
我们不可否认作为他学生的记载,里面肯定会有一些后来添加的东西,但是亚里士多德本身思想体系基本的东西应该是不可怀疑的。即便他的很多著作已经没有了,但是至今流传下来的内容就已经让我们叹为观止。
在哲学方面,他写了《形而上学》,也就是第一哲学;在自然科学方面,他写了《物理学》;在逻辑学方面,他写了《工具篇》,开创了形式逻辑;在伦理学方面,他的儿子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基础上编著了《伦理学》;在政治学方面,他写了《政治学》和《雅典政制》;在文学艺术方面,他写了《诗学》。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许多博大精深的思想,完成了古希腊所有学科的汇聚,而且也培养了一个伟大的统治者。而当亚历山大的时候,古希腊的哲学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随着希腊文化向东方的传播,哲学的光芒也开始逐渐走向了黯淡。希腊的时代也由此开始走向衰落,也就开始迎来基督教神学、基督教哲学的时代了。